《一九四二》影評:人類大變身
海報是我去看《一九四二》很重要的一點。才看完回家,頭特別暈乎。電影不敢表達的,這張海報隱晦的表達了。有馮黑說這是馮小剛的自畫像,能有多大仇。還有用過激言語來抨擊影片垃圾,沒技術(shù),唯利是圖的人。惡語相加,似乎就是國人常有的姿態(tài),在別人做出一件事情后冷嘲熱諷挑刺。并不因為我倆是本家,我得幫襯著。中國電影是很丑,別因為這樣咱就老是勸人回去拍點喜劇片,說人駕馭不了之類的。這的確是不該被遺忘的一段歷史,這個護舒寶來嘗試一下,讓更多的人銘記。
我也自覺是個高中小屁孩,無法從技術(shù)角度評評這電影拍得怎樣。這部電影貌似又引發(fā)出了對中國電影是否該分級的討論。我是被嚇哭的,而且差點抽過去了。因我這一個月以來的持續(xù)憂郁,也因我是和春哥一樣的膽小懦弱之輩。
有時候人力無法抗衡天災(zāi),有時候人力卻可以誣陷天災(zāi)。當(dāng)河南,旱災(zāi)蝗蟲,三百萬人死去時,蔣委員長無法得知事情真相或者只是他不愿得知。稅照收,糧照征。大人物的觀點是,地方有天災(zāi),但是不那么嚴(yán)重。影片開頭便是餓匪吃大戶,張國立飾演的財主密使張默飾演的長工去縣里搬救兵,被正胡吃海塞餓匪發(fā)現(xiàn)。于是第一場人類大變身出現(xiàn),餓匪與村民在財主大院里變身蝗蟲,相互廝殺。掉在地上的生肉,此起彼伏的慘叫,手起刀落的白光,絕望的母親抱著尸首不全的兒子無力的哭聲。這一場屠殺就這樣進行著,主角是被關(guān)在山洞中嗡鳴的大群蝗蟲。財主的兒子被刺破心臟,張國立經(jīng)歷了第一個親人的死亡。
這一夜過后,在尸橫遍野的早上,逃荒已經(jīng)開始了。張國立安慰自己的女兒星星說,咱不比旁人,咱有的是糧食,不是去逃荒,而是去躲災(zāi),多則一月,少則半月就能回來??墒菦]人回得來了。在逃荒路上,日軍空投了炸彈,真正的屠殺開始。第一聲爆炸響起,接著已經(jīng)聽不清到底是第多少顆炸彈在爆炸。一時間天上下起了翻飛的血肉,一方的尖叫在一聲爆炸中戛然而止,扭曲的面容在下一刻變?yōu)樗槠?。張涵予扮演的教父眼見小女孩稚嫩的身體在炮火中破裂,顫抖著把懷中的圣經(jīng)放在小女孩茲茲冒血的腰上,所有的信仰也隨血肉一樣揮灑空中了。轟炸后的廢墟中,有人尋找親人的尸首,有中國撤退士兵哄搶災(zāi)民財物、女人。張國立從財主也變成了災(zāi)民。而后他的兒媳在生下孫子后餓死,夫人在板車上無聲的咽氣,女兒星星自愿被賣給了人販子換來五升小米,而他抱著孫子扒火車終于到達逃荒地陜西時,他發(fā)現(xiàn)孫子早已被他悶死。
其中星星這個人物給我的震撼很深。財主的女兒,很美而且受過教育,起初“躲災(zāi)”時還懷抱一只黑亮的小貓十分寵愛,說要和同學(xué)們保衛(wèi)學(xué)校。和我們一般的年紀(jì),有著少女的矜持、驕傲、倔強。她的變身始于她嫂子產(chǎn)后。財主的兒媳產(chǎn)后極度虛弱,按氣息奄奄的老醫(yī)生的話說就是,給她點吃的就行了。星星讓殺了貓燉湯,木然的走到鍋爐前,掏出懷中的書本,一頁頁撕了燒火。少女所有粉紅色的夢想已然在盛著貓湯、漆黑的鍋底下灰飛煙滅。而后有人販子來挑年輕姑娘,星星對張國立說,爹,我都餓了好幾天了,給我一條生路吧。遂被賣到煙花之地,與家人死生不復(fù)相見了。由一個任人服侍的財主小姐,變成一個服侍別人的風(fēng)塵女子。星星在饑餓和炮火中迷失,神經(jīng)變得遲鈍。這場饑荒中,姑娘的內(nèi)心變成了漢子,而漢子早已不如牲口值錢了。盡管活著是如此卑微痛苦,仍未有人選擇死亡,死亡總是容易,活著才是難題。
逃荒進行得如火如荼,大人物也夜夜笙歌。悲劇是悲劇人物的,你我可以同情,卻也有自己的生活。我這樣一個內(nèi)心超級反官僚主義的人,默默腹誹,今后電影敢不敢不只黑蔣委員長,咱來講講20年之后更為慘絕人寰的故事?再說句題外話,20年后那個年份,隨著《一九四二》的上映已經(jīng)變成了敏感詞,每當(dāng)我看見地域名稱、愛戴的領(lǐng)導(dǎo)名字,在網(wǎng)上打出來后變成意味不明又性感至極的****時,總是笑得不能自己。高中生的笑點很低,我承認(rèn)……
一些人觀影后得出結(jié)論,要珍惜糧食,要珍惜眼前幸福生活。我們當(dāng)然要珍惜,但這顯然不是《一九四二》所要表達的全部。三百萬人餓死是全因旱災(zāi)和蝗蟲嗎?大人物的漠視,炮火的襲擊,最寒心還有士兵與災(zāi)民、災(zāi)民與災(zāi)民間的爭奪和廝殺。國慶節(jié)時旅行,人山人海。等待景區(qū)車時,在人頭攢動的候車廳,口角時常演化成拳腳相加。帶著愉悅心情出來旅行的中產(chǎn)市民們在寬敞處,個個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然而到了擁擠的地方容易躁動,就變身怪獸,兇相畢露。我走完景區(qū)全程用了4個小時左右,在排隊等車下山時,我的腿一直在抖,說不清是因為累的,還是因為對推搡著的叔叔阿姨的恐懼。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沒有答案。要對任何事物下一個斬釘截鐵的判斷,總是艱難。物理課上講到單磁極的可能性,我又裝,我說,從哲學(xué)上來說這是不可能的。我以為萬物皆有陰陽、正負。你于地球上意識到一個正我的存在,那宇宙中必定也存在一個負我。正我和負我之間不可相斷。就如反物質(zhì),與正物質(zhì)相對,由反粒子構(gòu)成。我認(rèn)為是存在的,它的尋找過程艱難,他本身可能成為世紀(jì)最大威力的爆炸物質(zhì)。人性中的惡,就如同反物質(zhì)的存在,就如同反物質(zhì)的威力。如我們所知,給予爆炸物一定能量壓迫,爆炸物釋放出的破壞力難以估計。再以磁鐵為喻,一塊條形磁鐵,左右有n極s極。從中間打斷,他還是會變成兩塊分別都有兩極的磁鐵。
人性中的惡,平日里難以發(fā)現(xiàn),但威力難估,且與善是雙生一體。就如同在影片最后,張國立萬念俱灰,身邊的人全部成灰,自己也準(zhǔn)備走向死亡時,發(fā)現(xiàn)路邊在母親尸體旁哭泣的陌生小女孩。他讓小女孩叫聲爺爺,從今往后算是有了照應(yīng)。兩顆亂世中漂泊的心,兩顆被世界以痛吻之的心,最后的變身還是包容和接納。
溫故一九四二而知新,1942的饑荒或許不會再發(fā)生,但生存的壓力一直存在。存在的物質(zhì)遠少于欲望的深度,在爭奪時,人類還一定要那么殘暴的變身嗎?
影評人/shirley
《魁拔》影評《憤怒的小孩》觀后感《非誠勿擾》影評:舒淇,受傷的還是你?《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鋼的琴》觀后感《狗鎮(zhèn)》影評:惡不除,夜難眠《神奇》影評:信息時代的愛情預(yù)言《愛與誠》觀后感:“為了你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