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魘》觀后感
我不是影評人,對電影本身、其行業(yè)及所涉及的娛樂圈也完全沒有認識,我的觀后感,只是針對電影內容而作,至于其它的,我不懂,也不予置評。我喜歡看恐怖片,尤其是涉及心理學的恐怖驚悚片,我都喜歡。我渴望能從中發(fā)現心理學上的意義。抱著這種態(tài)度,我不斷尋找著好的電影。當然,給恐怖片賦予心理學的意義,這本身并不科學,恐怖電影的真實意義在于以恐怖為噱頭制造商業(yè)價值,我的要求有點無禮了。但是我堅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任何一部真誠(請原諒我用這一個詞匯,我實在是想不出其它的字眼)的電影,其內在都包含有天然的道理,玄妙近乎道(這個地方,我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或者這么說,任何讓觀眾看著順眼的電影,都有其道理所在,順乎理,我不詳說,你懂的)。一部好的恐怖片,其必然是能打動人心的,而其打動人心的點,就是心理學點所在?!肚圄|》這部電影讓我喜歡的地方,是其內容真實,自然,合乎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能自圓其說,而不是像有些爛片那樣為了恐怖而恐怖,也沒有像有些大陸爛片那樣屈服于邏輯思維和唯物哲學?!肚圄|》講述的城市白領青年郝冬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利用夢,一步步揭示出潛藏在潛意識深處被其遺忘了的記憶。其過程,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療過程。首先,城市青年郝冬長期失眠,并產生幻覺,看見一個白衣女子被人殺害并拋尸樓下。這是第一步,是郝冬現在的精神狀態(tài)。這里我們說一下心理創(chuàng)傷。所謂心理創(chuàng)傷,就是不可抗拒的外在事件被經驗到,從而造成客體的恐懼、悲傷等負面情緒。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造成的負面情緒過于嚴重,超出了客體的承受范圍,客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就會自動將其壓抑,使客體暫時不會體驗到過分強烈的情緒。但是壓抑的創(chuàng)傷,只是壓抑,不會消失,它終究還是會重新浮現。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浮現,帶來的必然是強大的負面情緒的釋放。強大的負面情緒的不斷釋放,而創(chuàng)傷性事件卻仍被壓抑,無法回憶到,這就顯得負面情緒沒有來源,就會造成客體的錯亂,從而產生各種心理或精神癥狀。在郝冬這里,他的心理創(chuàng)傷,導致他長期失眠,并逐漸產生幻覺,而這個幻覺必然跟他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有關。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他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重新經驗并體驗其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后面一層一層的夢境,正是他一步一步揭開記憶的面紗,發(fā)現并重新經驗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是在夢里進行的。其后,我再說郝冬的女朋友,電臺心理欄目主持人伊凡。這個人物是郝冬以她的心理治療師為原型創(chuàng)造出來的虛假的幻覺。而之所以要創(chuàng)造出這么個人物,是因為郝冬的這個創(chuàng)傷實在是太嚴重(涉及到謀殺,尤其是親屬的謀殺事件,這對于客體來說,是最最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他根本無法承受,所以他需要一個親近的人來幫他分擔,給予他愛、包容和支持。而他的心理治療師,能夠給他包容和支持,但卻給不了他需要的愛和關懷。幻覺終究是幻覺,在郝冬的心理成長起來后,這個幻想的人物,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所以郝冬給她安排了一個合理的退場理由——由于長期的失眠導致精神恍惚,在開車時不慎墜入懸崖死亡。并且有一段告別儀式:郝冬在車里聽著伊凡去世的廣播,痛哭流涕。這個細節(jié)非常的好,這是心理治療的很關鍵的一步。影片的最后,以郝冬的一個夢結束,在夢里,郝冬發(fā)現,真正殺死駱小月的兇手,其實是他最親愛的舅舅,這就是郝冬最大的秘密和創(chuàng)傷來源,也是郝冬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選擇了自己發(fā)現和保留這個信息。從網上看到這部影片在宣傳時,號稱是中國的《盜夢空間》,其實雖然兩部影片都是以夢為主線索,但《青魘》與《盜夢空間》是很不一樣的,盜夢靠宏大的場面和氣勢取勝,而這部電影靠的情節(jié),是主角利用夢境,一步一步走近并揭示其記憶,從而達到自我療愈的效果。所以我說,《青魘》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治療的電影,而且是拍的非常好,細節(jié)處理非常周到的好電影,建議喜歡心理學,并在心理成長的道路上跋涉的朋友們觀看。同類型的好片還有《筆仙》、《浮出水面的影子》等。
電影《Trust》觀后感《初戀的這件小事》觀后感《阿基拉與拼字比賽》觀后感怪獸大學觀后感《圣誕玫瑰》觀后感《失聯者》影評《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zhàn)》影評: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盜夢空間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