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有情天》影評
文/俠客光影一部電影如果打算用它那令人期待已久的結局來打動它的觀眾,就一定要為這最激動人心的頃刻積蓄足夠的情感和力量。遺憾的是,《告別有情天》這部電影并沒有在這方面走的太遠。盡管在影片的結尾,當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斯蒂芬斯管家和基頓女士在巴士站的離別依然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的心,但那也僅僅限于離別的威力而已,并非源自戲劇性力量的推動。離別總是能夠牽動人們傷感的神經(jīng),尤其是當你意識到這次離別就意味著永別的時候。如果你去看一看大學生拍的那些畢業(yè)短片,那些略帶青澀的畫面和對白,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需要一個離別的車站和一曲傷感的音樂。當你意識到青春早已散場,時光將永不復返的時候,又怎能不為之動容呢!《告別有情天》這部電影改編自英籍日裔小說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品《長日留痕》。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忠實了原著,但電影的主創(chuàng)顯然都被這部小說忽悠了。小說主要講述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的社會、歷史、政治和人文思想的變遷,塑造了斯蒂芬斯這樣一個放棄自我的悲劇性人物,而點綴其間的則是斯蒂芬斯和他的同事基頓女士之間的一段隱忍、克制和無果的愛情。一部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往往可以被視為某一時期一個社會的大百科全書,但是電影作為一門影像敘事藝術,便很難具備這種能力。所以,翻拍這部小說時,如果你想表現(xiàn)這段未愛已死的愛情,便不太適合忠實于原著。主人公的愛情再也沒有必要作為敘事的線索而屈居二線,它已經(jīng)是電影敘事的主體。電影當然并不足以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承載太多的內(nèi)容,既然選擇講述這段揪心的愛情,那么所有的敘事便應當圍繞著它來進行??墒?,《告別有情天》整部電影中,仍然耗費了大段的篇幅為我們表現(xiàn)英國管家的細致工作和斯蒂芬斯的主人達寧頓勛爵的政治斡旋,而斯蒂芬斯和基頓女士極少的交流則成了可有可無的建筑邊角料。我們不知道斯蒂芬斯管家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基頓女士動心的,也不知道斯蒂芬斯是什么時候愛上她的。如果斯蒂芬斯愛上了基頓女士,那么這份愛情在他的心中又占有多少的分量?所以,當基頓女士答應嫁給貝恩的時候,斯蒂芬斯的悲痛情緒便顯得突然而且可疑。即便他們是日久生情,小說可以用文字任意抵達人物的內(nèi)心,電影則必須用清晰可見的畫面形象來告訴觀眾這種變化,電影必須為這種日久生情設定一個激勵事件來明確地告訴觀眾——“哦,霍普金斯愛上這個女人了!”可能基頓女士照顧斯蒂芬斯臨危的父親算是這種變化的激勵事件,但電影絲毫也沒有為我們表現(xiàn)事后斯蒂芬斯管家對這一事件的任何反饋。即便是我們相信他們已經(jīng)相愛了,但是斯蒂芬斯對待愛情的克制則讓人難以理解。沒有人會拒絕美好的愛情,如果他拒絕了愛情,則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平衡觀眾內(nèi)心的理由。電影必須告訴觀眾,如果斯蒂芬斯接受了基頓女士的愛情,會給他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以及這種后果是否是值得承受的?在原著小說中,斯蒂芬斯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名杰出的管家,為了實現(xiàn)這一人生目標,他拋棄了自己的生活與愛情。所以,在電影中,必須要清晰地告訴觀眾,斯蒂芬斯的這一人生目標是否有足夠的力量來抗衡他與基頓女士之間的愛情。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一些大型公司組織會明令禁止員工的辦公室戀情,如果你愛上了你的同事,則可能會面臨著失業(yè)的危險。電影則同樣要告訴我們,如果斯蒂芬斯愛上了基頓女士,他是否因此就不能成為一名杰出的管家,就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了?電影不是只拍給那些閱讀過原著小說或者是那些了解英國“管家文化”的觀眾看的。所以,最應該耗費篇幅的恰恰就是向觀眾介紹英國的“管家文化”以及斯蒂芬斯的人生目標能夠給他帶來什么樣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除此之外,影片還有一個糟糕的開頭。影片的開始以男女主人公闊別20年后來往信件的對白把原本簡單的人物和時空關系講述的頗為復雜。畫面不斷地在過去與現(xiàn)在兩個時空中來回穿越,卻并沒有為兩個時空設定清晰可辨的視覺系統(tǒng),好讓觀眾能輕而易舉地辨識。讀信的語速很快,我這三句半的英文水平壓根兒就派不上用場。我不得不一邊理解信件的內(nèi)容,一邊極力地去分辨畫面中哪些是過去的、哪些是現(xiàn)在的。一段急促的復調(diào)式的音樂不斷地響起,則讓觀影體驗變得更加糟糕。在兩次觀影未遂之后,我終于可以在第三次拋開自己的迷惘,卻在影片的第三十三分鐘——那個美國議員劉易斯出現(xiàn)的時候,大概弄懂了混亂的人物與時空關系。原來達寧頓是斯蒂芬斯的第一任主人,他早就死翹翹了,而劉易斯則成為斯蒂芬斯的第二任主人,而開頭信件中講述的故事則發(fā)生在達寧頓勛爵在世的期間……這并不是一部《穆赫蘭道》式的燒腦影片,在《穆赫蘭道》中,猜測畫面中的人物與時空關系嫣然已是一種樂趣,在這里,卻只會是一種災難?!陡鎰e有情天》的導演似乎非常偏愛急促的復調(diào)式的音樂,它在影片中反復地響起,卻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影片的敘事。在封閉的空間中,管家們的日常工作原本已經(jīng)夠緊張、繁瑣的了,聽到這種音樂只會讓觀眾倍感煩躁。如果影片打算用這種音樂來襯托人物的心境,那顯然也是南轅北轍。當斯蒂芬斯在20年后收到基頓女士的信件,駕車去赴約的時候,并不是一個二十來歲的毛頭小伙去約會自己的初戀情人。他踏上的行程并不僅僅是去挽救自己的愛情,而是附帶著對自己過往人生的回憶,附帶著對自己一生的深刻反思的。人物的內(nèi)心會有波瀾,但心境卻是平靜的。安東尼·霍普金斯的卓越演技無疑拯救了這部電影。但我仍然不禁想起,在《沉默的羔羊》中,那個吃人博士通過鐵圍欄向女探員傳遞資料時,手指從她的肌膚上輕輕滑過。那一若即若離的觸摸,早已勝過千言萬語般的溫柔。
《卒跡》觀后感:冤種的逆襲電影《Trust》觀后感《初戀的這件小事》觀后感《阿基拉與拼字比賽》觀后感怪獸大學觀后感《圣誕玫瑰》觀后感《失聯(lián)者》影評《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zhàn)》影評:美式個人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