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范文:《黑天鵝》影評
《黑天鵝》這部影評無論是從題材,主旨到劇中各放異彩的人物形象,還是其在聲音,色彩以及構圖上獨到精彩的藝術處理手法,都令觀眾為之贊不絕口??赐暧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認識,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有人從中看到了“神性與獸性齊飛,天使共魔鬼一色”的雙重人性。善與惡是客觀存在的,因為世界不可能只有善沒有惡,也不會只有惡沒有善。同樣,我們的人性中不可能只有高尚沒有卑微、只有良知沒有邪惡。
有人從中看到了性魅力對女性人格與命運的主宰。性魅力是從精神層次散發(fā)而出而在肉體展現(xiàn)的一種自信與張揚。它打破拘泥而呆板的界限將女性內在的自信與激情毫無保留的散發(fā)出來,熱情而奔放。
有人從中看到了藝術創(chuàng)作上極致的完美。并不是動作的靜準,態(tài)度的認真就可以演繹出完美的作品。只有將靈魂付諸于藝術,達到靈與肉的結婚,用生命和靈魂去演繹,才能達到藝術上極致的完美。
有人從中看到了超負荷壓力下的心理扭曲,妮娜精神分裂乃至最后將自己殺死的悲劇都緣于她對天鵝皇后一角的渴求,在無意識狀態(tài)中神經緊繃成弦,超負荷的壓力得不到疏解,進而造成了精神的分裂心理的扭曲。
有人從中看到了封閉式教育對子女成長的桎梏。用壓制的手段束縛住孩子成長過程中逐漸成熟的欲望只會加速這種欲望的瘋狂墮落。因此,父母的合理教育與正確引導,將決定著孩子成長中心智的健全與否。
下面介紹下我對這部影片的看法和評價:
一文本賞析
1.1主旨
影片著墨于妮娜從單純善良的本性中掙扎釋放出邪惡黑天鵝的苦痛蛻變,盡管她精神的分裂展現(xiàn)給觀眾的是藝術上極致的完美,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影片留給我們更多的應該對追求人性自由欲望解放的反思:當欲望超過一切時,將會有奇跡的出現(xiàn),亦會有悲劇的產生!
妮娜一直在痛苦迷茫中掙扎,飾演黑天鵝對她的挑戰(zhàn)就是讓欲望超越一切。讓她從那個循規(guī)遵矩的順從者,一步步地觸碰到自己內心所隱藏的激烈的陰暗面,然后撕裂結痂,釋放內心深處的黑天鵝。托馬斯教她以自慰的形式去感受性,去掙脫她內心的枷鎖,以肉體欲望去超越她的精神束縛。讓一個單純圣潔的女孩去體會如何施展性感,如何釋放情欲,這種轉變和要求無疑是聚變的,可以說脫胎換骨的,更可以說是致命的。對于弱者身份的妮娜而言,黑天鵝的靈魂跑進她的身體里,讓她的自我變得無比強悍,無人能傷害,是出于本能。只是她的力量微弱,無法做到真實的墮落、厚顏無恥。加之又沒有征服社會的自信與能力,所以只能向自我傷害的精神分裂發(fā)展。在她單純的行為舉止中,她像正常女人那樣擁有自私、嫉妒、誹謗、報復、反抗的情感,證明她的思想中也存在著很多骯臟、齷齪的社會剪影,那是人類排泄的異物,不隔絕于世,必然受熏染。欲望創(chuàng)造了妮娜身體里不可思議的黑天鵝,同時也奪走了妮娜繼續(xù)生活的勇氣。因為一個天真善良的人在無法繼續(xù)對抗內外負荷的身心狀態(tài)下,外界和一切轉變對妮娜來說都是刺激的瘋狂的,同時也是突兀的,緊張的,驚悚的。此刻對于她而言,所謂的個性自由,人格解放一并蓄勢爆發(fā),完全扭曲,徹底崩潰。因此到了最后,這種掙扎與苦痛造成了她嚴重的錯覺與精神迷離,她心中的邪惡在上臺展現(xiàn)黑天鵝之前的那一剎那徹底爆發(fā)。她的幻覺讓她徹底失去了自我,欲望帶來的憎恨讓她看不清自己,而徹底化身為黑天鵝時,她的內心也被徹底的摧毀了。盡管在妮娜展現(xiàn)給了觀眾完美的天鵝湖,但留給觀眾,更多的應該是諷刺,赤裸裸的諷刺。這是對人類盲目拋棄善良的本性而去追求所謂的人性解放而造成的血腥而毀滅性的悲劇,是對人性自由血的控訴!
1.2題材
故事講述了一個關于芭蕾舞者如何艱難而疼痛地召喚出她身體里那只黑天鵝。28歲的芭蕾舞演員妮娜有著無可挑剔的技藝但卻一直跑跑龍?zhí)锥?。直到藝術總監(jiān)托馬斯決定重拍《天鵝湖》,她終于有了一次成為天鵝女皇的機會。而托馬斯在妮娜咬了自己那一刻看到了她圣潔無暇的外表下也有著一股一直未被喚醒的“黑”。多年來母親畸形的教育將她拘束在少女的粉色世界,她雖然有著白天鵝的善良,矜持,單純的本色卻難以釋放出黑天鵝所要求表現(xiàn)的熱情奔放性魅力十足。所以說她雖然有著毫無瑕疵的精準舞姿,但卻難以勝任一人分飾兩角。為追求著藝術上一人分飾兩角的完美,為化身為邪魅而妖冶的黑天鵝,妮娜在傳統(tǒng)矜持與人性自由解放中不斷掙扎,由白天鵝向黑天鵝之間逐漸轉化,但這也使原本善良無害的她逐漸迷失自我開始精神日漸分裂。她努力去突破多年來“媽媽的小女孩”的角色,黑天鵝幾番掙扎破繭,卻又幾番遭到壓制。隨著妮娜心中黑天鵝羽翼日趨豐腴,幻覺和欲念將她折磨的快要發(fā)瘋,電影的氣憤也趨于驚悚而血腥。最后,妮娜在幻覺中完美的演繹出黑天鵝,但追求個性自由過程中痛苦掙扎而造成精神的分裂,無疑也將這個原本善良單純的小女孩像白天鵝一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3人物
妮娜
女主角是這部影片的靈魂所在,一出場便以緊皺眉心的形象出現(xiàn),精致發(fā)髻、瘦削肩胛、天鵝一樣優(yōu)雅的修長脖頸,如同一只毫無抵抗力的白天鵝,嬌柔而脆弱。盡管優(yōu)雅婉約,身形卻過于清瘦、干硬,表情僵硬,幽怨委屈,由于過于保守懦弱,一舉一動無不畏畏縮縮、誠惶誠恐。每一次跳舞,都恪守動作上的精準,缺少了幾分激情與性感。妮娜時時迷惘、眉尖緊蹙、怯生生的表情,將那種小女孩的脆弱嬌柔表現(xiàn)的恰如其分。源自母親的期望,自己的要求,和總監(jiān)的期許所帶來的壓力,讓她一次次地陷入瘋狂而無意識的自虐當中。每當面對鏡子中嬌弱軟弱的自己她便會瘋狂的撕裂自己的肌膚,妮娜臨近崩潰的精神與病態(tài)的心理被生動的表現(xiàn)了出來。在藝術道路上對完美黑天鵝的追求與自身本質的善良矜持發(fā)生抵觸時,她的人格被分裂,幻想出無數(shù)血腥邪惡的場面,而那純潔嬌弱背后時而閃現(xiàn)的黑天鵝的性感邪魅又被她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比如影片中妮娜的三次自慰,被演繹得隱忍、熱烈而逼真,似目睹黑暗的情欲一浪高過一浪。當妮娜突破了圣女貞德般的內心禁錮,開始接觸到性欲,她也一步步地釋放了自己內心魅惑邪惡的黑天鵝。最后一場黑天鵝之舞中,妮娜面罩黑紗網,濃烈而妖麗的綠色眼影斜飛入鬢,殺機四伏。而那盛氣凌人的眼神所散發(fā)的邪魅殺機不禁會令人汗毛倒豎。她渾身閃爍著欲念,逡巡,環(huán)顧,世間都是她的領地,世人都是她的臣仆。那么專橫,那么魅惑。當妮娜做完三十二周揮鞭轉,雙臂揚起如巨大的黑翼揚起,四面八方都投下了魔魅般的暗影,那種邪美,真令人望而生畏。
母親
母親對女兒畸形的愛和期待是禁錮妮娜人性的根源,為劇情的發(fā)展做了很好的鋪墊和說明。曾經的輝煌因沉淀情愛生下了私生女而斷送了自己的舞蹈生涯,因此她把自己對芭蕾的期望與夢想寄托于女兒身上,無形給了妮娜追求天鵝公主想一舉成名的巨大壓力。另外,年輕時的濫情縱欲令她失去了自己的事業(yè),經歷了莫大的苦難與挫折,使她堅信性和肉欲對舞蹈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毀滅性的,她因此她扮演著一個禁欲者形象的強迫自己的心愛的女兒停留在粉紅色的少女世界,她不愿自己的女兒再重復自己錯誤和苦難成長陣痛,不愿意讓妮娜再因為性和欲斷送自己的舞蹈生涯。
母親在劇中的表現(xiàn)除了對妮娜“無微不至”的束縛管束外,也有著一種詭異的色彩。包括因為女兒不吃蛋糕就想要將蛋糕扔掉以及莉莉來找妮娜出去吃飯時母親的不友好都令人不禁去質疑母親的真實與否。因此也有一種理論認為劇中的母親其實并不存在,只是她內心里一股嚴格自律的力量產生的幻影。當然這種詭異與不合理性又恰恰說明了妮娜在這種非正常教育方式下逐漸畸形扭曲的心理。
母親在影片中多次阻礙妮娜內心中黑天鵝的釋放并時時刻刻壓抑著其內在黑暗欲望的膨脹。例如,當妮娜在家門口與幻想中的黑衣自我擦身而過,這恰恰預示著其內在的自我逐漸膨脹,而恰恰在此刻她卻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一個苛刻嚴厲的母親形象立刻將她拉回現(xiàn)在那個拘束純潔的世界;后背的抓痕恰恰體現(xiàn)出她對這種壓抑生活的反抗,因為內在的黑色羽翼逐漸滋生,而母親卻將妮娜的指甲剪掉斬斷了其內在膨脹滋生的人性欲望;按照托馬斯布置的作業(yè)妮娜在床上自慰,正值高潮之際卻突然看到了自己的母親,妮娜因為自己的縱欲羞愧不已,而這正是母親將縱欲的女兒拉回少女世界的有力體現(xiàn);在最后表演白天鵝落臺前在千萬觀眾中她眼里充滿的是她的母親。一方面是因為母親多年對她嚴格要求,而此刻她終于在重重壓力下成功了,她最想看到的人便是對她有著殷切希望的母親。而另一方面,白天鵝人格的回歸象征著她又找回了原本那個母親嚴重粉紅色的單純善良的小女孩,而母親恰恰又是代表著禁欲而人性自由受到束縛的世界。
妮娜和莉莉從酒吧回來的那一晚,她在幻覺中將母親推出門外時,門板狠狠地夾住了母親的手,她卻并不去在乎母親是否會痛,可見在她的潛意識里,無比的厭惡乃至痛恨這只塑造她的手,因為但是正是這只手,在她的人性將要釋放的時候一次次的把她往回拉,將她束縛在那個粉紅色的無菌的童話世界里。雖然這一幕僅僅是妮娜的幻覺,但是看到這,我心疼了,盡管這樣一個專制亦或是自私的母親壓制了你擁有自我的權力忽視了你內心對人性自由的渴望,但這畸形的教育背后畢竟是愛,是怕你成長的路上走岔路。
莉莉
莉莉形象恰恰是妮娜對現(xiàn)存競爭以及自己的弱點的恐懼,肩胛處黑色的紋身像黑天鵝鋪開的羽翼,如黑天鵝般性感而蠱惑,散發(fā)著無盡的“性魅力”。她的第一次出場便以放蕩不羈的形象現(xiàn)身于象征正統(tǒng)的古典芭蕾舞的排練室里,給觀眾留下一個驚艷的魅影。莉莉出現(xiàn)的這天傍晚,妮娜在歸途中首次與遍體黑衣、長發(fā)披拂的自己劈面撞見。這是她潛意識中的“黑天鵝”首次出現(xiàn),暗示妮娜其實對風情迷人的莉莉既羨慕又嫉妒。莉莉的無拘無束熱情奔放,像一個標桿樹立在妮娜追逐自我的途中;同時莉莉作為她的競爭對手,并且是最符合黑天鵝張揚放縱的表演要求的舞者,作用就隨之無窮放大,混雜了妮娜自身內心的黑色欲望也就是與她性格本身完全對立面的一個自我交互出現(xiàn),并且越來越頻繁,成為了她的最大對手和阻礙她的假象敵人。在妮娜追求自我解放的過程中,精神不斷被撕裂,導致莉莉一次次充滿了她的幻想中,包括她從酒吧后跟隨她回家歡愉的莉莉,與托馬斯在后臺親熱的莉莉以及最后在化妝室刺傷并且拖進洗手間的莉莉,而事實上她歡愉以及刺傷的對象都是她自己內心的黑色妮娜。
貝絲:
貝絲角色的塑造從側面折射出妮娜在追求天鵝公主過程中心理上的掙扎迷茫,在善于惡之間搖擺,患得患失。一方面貝絲事業(yè)上的成功是妮娜追求的完美,所以她在貝絲砸亂的化妝間里偷走一支口紅,暗暗期望著像貝絲一樣成為萬人矚目魅惑人心的swanqueen;另一方面,貝絲的瘋狂,在失勢后對妮娜和托馬斯的咒罵,主動車禍斷腿,以及妮娜幻覺中貝絲用小刀向臉部狂刺都在潛意識里牽絆著這只善良單純的白天鵝不敢放手去追求,她擔心貝絲的今日會成為自己的明日。同時,白天鵝善良的本性又不可能使她面對自己長期以來一直羨慕敬仰的偶像落到如此凄涼悲慘的命運而無動于衷。而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貝絲此刻的處境,或多或少是緣于妮娜,她在備受內疚自責折磨的同時也加深了莉莉對自己威脅的恐懼。因此,貝絲這個角色的塑造,強烈突出了妮娜這種偏執(zhí)的患得患失,既推進著她欲望的釋放,邪惡人性的膨脹,同時也有著善良本性對自身所做所求的反思。
1.4情節(jié)結構和節(jié)奏
起承轉合運用的幾近完美,以致于雖然情節(jié)不夠復雜卻起到了很強的感染力。導演編劇精心安排看似驚悚懸疑的手法自始至終牽引著觀眾,經常在緊繃和松弛之間不斷地來回切換,既不如大部分文藝片一樣始終偏于平淡,也不似恐怖片那樣頻繁越界。而是逐漸吸收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越來越投入,注意力越來越集中,直到最后氣氛上已經烘托到一個高點時,同時將故事帶入高潮。當你一開始融入劇情,可能會感覺稍嫌緩慢,但妙處就在這里,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為下一步鋪墊,每一個角色的對話都在觀眾心中慢慢豎立起這個角色不斷豐滿和完善的性格特征。
妮娜的整個經歷中大小波折無數(shù),令觀眾從頭到尾都沒信心最終到底是悲是喜,從選角風波,到母親的怪異表現(xiàn),到酒吧之夜和莉莉的歡合,到兩次遲到和精神的近乎奔潰,再到化妝間的血案。觀眾似乎一次又一次的被說服最終會是一個慘烈悲劇結局。一直到最后一刻妮娜從舞臺頂端墜落,說:”thatwasperfect.”觀眾才能放心。而直到此事還是會給觀眾留下一個懸念——到底結束之后她的傷勢如何。在諸多回旋之中,最大的一個還是妮娜在那么多事情之后還是得到了正式登臺的機會,而她的表現(xiàn),也同時將影片推入了讓人窒息的高潮和結局。這時觀眾心理徹底被擊穿,心里上在最投入的時候受到最強烈震撼,效果極佳。
二影像解讀
2.1聲音
精細得無微不至的音效和微妙聲音,簡直像是無言的解說,令這部電影更加飽滿,增添奇幻、妖異的魅力。配樂上雖然沒有天鵝湖這種歷史經典鋪陳,可是絲毫不為遜色,從頭到尾緊扣人心。尤其是那不斷重復的經典敲擊型伴奏,一次次繃緊觀眾心弦,極大程度吸引了觀眾的全部注意力。配樂上的考究完美的對邪惡的人類欲望進行了感官上的描述,給觀眾造成了震撼的聽覺沖擊力。例如,當酒吧之夜妮娜同幻想中的莉莉以同性的方式歡好,由于別致的姿勢,觀眾和妮娜都只可以看到莉莉怪異扭動的肩胛,以及肩胛上的紋身:從并蒂花變成了振起的翅膀,這是妮娜內心中的黑天鵝掙扎而出。此際陰險的大提琴與纖細憂傷的小提琴兩種弦樂同時響起,交織在一起,既是對黑天鵝破繭而出的禮歌也是對曾經單純善良白天鵝的哀婉。歡好之時,莉莉的臉始終埋在妮娜雙腿之間,唯有象征著黑天鵝破繭而出的撕拉聲陣陣傳來。另外,當妮娜在最后一天排練結束后,發(fā)現(xiàn)托馬斯與莉莉在晦暗的舞臺角落中歡好,然而恍惚間,那張放蕩快活的面孔卻是自己的,而御于自己身上的人,卻也不是托馬斯而是劇中的黑魔王。與托馬斯的歡好,當是妮娜心底盼望的,被黑魔王的蹂躪,則是她真實心靈現(xiàn)狀的物化體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此刻的背景交響樂中混雜了一種詭異的禽類的叫聲,這應當是妮娜心底黑天鵝急欲破體而出的聲音。在妮娜受驚飛奔開去時,更有鳥類展翅撲棱的聲音。音樂的恰如其分真是如虎添翼,當情節(jié)驟然轉到高潮,主角的精神幻覺驟然出現(xiàn),伴隨著大提琴的層層壓迫,這是導演在以音樂的魅力來婉轉的解釋著情節(jié)背后的寓意,每一次妮娜的幻覺,那精神分裂的背后實則是體內黑天鵝的破繭。
色彩
色彩在劇中的作用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沖擊力和整體的劇情基調,更主要的作用是色彩的運用恰當?shù)拇?lián)起整個故事情節(jié),既推重著劇情的發(fā)展同時也是劇情的渲染說明。
整個故事情節(jié)在色彩的變化中不斷推進,白色粉色--灰色--黑色,這既是妮娜內心黑天鵝釋放的過程,更是追求個性自由的欲望膨脹過程。自幼在母親精心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妮娜,一直生活在粉色與白色的童話王國中,從她閨房的布置以及其粉色的大衣變可以看出其單純羞澀的內心。對比之下,莉莉,母親以及貝絲的著裝則一直以黑色為主,因為黑色象征著人性的釋放,一種欲望的外在流露,而這種黑色的性格恰恰又是妮娜所要掙扎追求的。因此在她潛意識里的黑天鵝逐漸被喚醒,她的衣服著裝也逐漸從最初的白色粉色為主變成了灰色,無論是他練舞時的練舞服還是在家中的家居服。但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她追求的是莉莉那樣的熱情奔放,肉欲外溢,她需要從灰色進一步進化成黑色,只有這樣才能演繹出完美的黑天鵝。在酒吧中,妮娜穿上了莉莉給她的性感的黑色背心。這將她內在的黑色欲望一下子激發(fā)出來,才有了接下來幻想中的與莉莉在床上的歡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妮娜的雪白色絨毛狀的圍巾,這是妮娜潛意識里單純善良的白天鵝的象征。而當她被選為天鵝皇后之后,這條圍巾便不見了,可以理解成那只單純善良的白天鵝在逐漸褪去隨之而來的將是熱情奔放的黑天鵝。而當妮娜收到托馬斯誘惑又被推開后,她坐在鏡子前抽泣,此刻那條絨毛圍巾再次出現(xiàn),寓意著她時而閃現(xiàn)的白色本性,而此刻的彷徨無措又將她在追求向黑天鵝蛻變的過程中不時地往原始的自己回歸。
穿插在白--灰--黑三者間的逐漸蛻變的過程中還有著一個顏色----紅色。鮮血的紅色。在妮娜潛意識里的黑天鵝逐漸被喚醒,在她努力打敗本性的純潔善良去追求激揚奔放,都會有紅色的鮮血充斥著畫面,殘忍而血腥。這是妮娜的肌膚被撕破的過程,更是其靈魂分裂的過程。當一個單純善良的女孩子去追求人性的解放,欲望的自由的同時,更多的應該是這種紅色而血腥的殘忍,這是對這種人性自由血的控訴!
構圖
導演在劇中進行了巧妙的構圖,沒有刻意去陳述訴說情節(jié),而是通過多處道具的運用展現(xiàn)出耐人回味的寓意無意識將情節(jié)推進。它巧妙利用著電影藝術來操控觀眾的興奮點和恐懼點,當后三分之一的劇情一觸即發(fā)時,令人嘔吐的橋段不斷涌現(xiàn),血腥而恐怖的特技效果恰到好處,卻又同時有著驚異的驚悚感和滿足感,觀眾自身的體驗頓時占了絕對上風。影片幾乎所有的轉折和變化都模棱兩可地混淆著,例如做為競爭對手的莉莉和妮娜的臉的轉變,以及不止一個場景的鏡中人的異變。這些驚人的細節(jié)都讓觀眾不禁時刻思考著究竟什么是幻覺,什么是現(xiàn)實世界。本片用了無數(shù)鏡子,酒吧里的洗手間,家里的廁所,劇場里的更衣室,很多次當妮娜背后鏡子里的倒影轉身都為本片增加了幾分驚悚懸疑的色彩。酒吧之夜在妮娜笑著進門時,她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多面鏡中,被分裂成無數(shù)個“妮娜”,暗示此時的她已呈分裂狀態(tài);在鏡子里一個妮娜的身影后閃出了莉莉的影像,她媚笑著躡手躡腳地走開,這表示莉莉就是從妮娜腦中分裂出來的。而事后在排練場與莉莉的對話又恰恰證明了前一夜的虛幻性。影片多次把鏡頭對向地鐵,透過地鐵車窗上映出的倒影,見證著妮娜從白天鵝蛻化成黑天鵝的過程。嘈雜昏暗、狹小擁擠的空間,不得不親密貼緊的無數(shù)陌生人,黑暗中映出人影的玻璃門窗,凄厲的呼嘯風聲,車廂像是一個盛滿夢魘的巨大鐵盒。從妮娜在地鐵玻璃窗的映像中第一次為自己涂上性感的口紅,到之后當妮娜的性意識覺醒后,地鐵中一個老者對著她大做猥瑣動作,這見證著妮娜從毫無性魅力的小女孩逐漸具備了這樣的性吸引力。妮娜的幻覺中導演并沒有刻意去把說明事情的真實性,而是在每一次妮娜縱欲后通過一兩個鏡頭簡單帶過,既是對之前所發(fā)生事情的解釋說明,又使觀眾不禁豁然開朗。電影中不斷閃回出現(xiàn)的黑白場景鮮明對比著,黑白交替的主角,妮娜媽媽油畫前后的強烈對比,都給予了觀眾足夠的心理暗示,即無辜與邪惡的較量,純真和黑暗的逝變。
照明
因為整部影片有著濃郁的驚悚凄涼色彩,因此在燈光的使用上更多的采用了戲劇用光,影片脈絡以妮娜從純潔的白天鵝過渡到灰色進而迸發(fā)出內在的黑色自我,因此照明上也盡量去營造這樣一種白灰黑的藝術效果,為影片增色許多。在明暗的不斷交替中,影片情節(jié)不斷推進。如排練后燈光的突然熄滅,加重了妮娜脆弱無助而彷徨迷茫的心境;每一次當妮娜對著鏡子撕扯自己的手指,燈光的昏暗效果都會將這種血腥和恐怖推向制高點;特別是最后的一支黑天鵝之舞,戲劇性的燈光使用的恰如其分,將黑天鵝邪魅奔放的陰暗氣息淋漓盡致的散發(fā)了出來。
三整體關照
3.1風格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可以將一部投資規(guī)劃和演員陣容并不磅大的影片拍攝的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而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他保持了一貫特有的沖擊力和自成一體的風格。他的所有作品都在攝影和配樂兩個方面達到頂級。而他對人性中各種邪惡欲望的感官描述都在這考究的攝影和配樂技巧下彰顯的更加出色。他將一個苦痛掙扎的少女,一場黑與白的極端沖突表現(xiàn)的真實而生動。他的每部作品都因這種視聽上的沖擊力震徹了觀眾們的心靈,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3.2類型
這部影片的類型應歸屬為懸疑片。沿著聞名遐邇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劇情,采用另一種巧妙復雜的“戲中戲”模式,從心理學的角度,把醫(yī)學領域的幻聽、幻覺藝術加工成詭異的視覺感受、跳躍的思維方程式展現(xiàn)的生動而神秘。整部影片巧妙地起承轉合自始至終牽引著觀眾的神經,時而驚悚血腥,時而神秘凄涼,經常在緊繃和松弛之間來回切換,既不如大部分文藝片一樣始終偏于平淡,也不似恐怖片那樣頻繁越界。而是逐漸吸收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越來越投入,注意力越來越集中,直到最后氣氛上已經烘托到一個高點時,同時將故事帶入高潮。這時觀眾心理徹底被擊穿,心里上在最投入的時候受到最強烈震撼,效果極佳。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心理學手法,朋友告訴我這種手法音樂作曲中有不少人會試圖運用。這也說明了為什么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情節(jié)上復雜度不夠,但是又有很強的感染力。觀眾一直在猜測與震驚中追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會因為某一個細節(jié)豁然開朗,又會因為一個鏡頭而去質疑虛幻或是真實。甚至到最后妮娜完美的演繹了黑天鵝,觀眾也依然會去猜測她的傷勢如何??梢娪捌允贾两K都是在懸疑與解惑中不斷推進的。
四總結
反反復復看了許多遍影片,也在網上看了很多網友的影評,但是一直無法在萬千思緒中縷出一條清晰的脈絡來總結這部片子的主旨。直到昨晚我也在睡夢中驚醒,夢到了自己像妮娜一樣長出了一對黑天鵝的翅膀,邪惡而鬼魅,我被這樣的一個自己嚇到了,我看不清自己,開始迷茫而恐懼。而這時,我也終于明白,內心深處是在抵觸著這部影片,不愿正視,更不愿去往深處思考。因為,我在妮娜身上看到了自己。
欲望橫流的社會,似乎每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都不得不去面對,最終也不得不去改變自己。我不知道這是因為我內心深處只是將那欲望邪惡的黑天鵝一直存在只不過緊緊的關押在最深處,還是這樣的社會我不得不為了走的更平坦而向這種不正常的黑暗妥協(xié)。總之,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向黑天鵝逐漸蛻化。我也曾掙扎,苦痛,這不是我想要的自己,但卻不得不強迫自己努力做到黑天鵝的邪魅張揚。從小的家庭教育展現(xiàn)給我的不過是一個單純善良的無菌世界,而當我的羽翼逐漸豐盈,當我獨立的行走在社會上,我看到了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勢力,黑暗,暴力,以及各種的不平等,我們是要強迫著自己違背自己的原則釋放著內心深處那可恥的欲望,還是繼續(xù)保留著哪顆善良而純凈的心靈,出淤泥而不染?韓世強老師曾在《中國反思》中提到,唯有冷漠,虛榮,冷酷才能在這樣的社會中爬的更高,而善良,單純,原則只會讓我們壓在社會的底層。這很可悲,不是么?從《黑天鵝》中那個彷徨無助的妮娜身上,我看到了一樣迷茫的自己,想不去改變,卻又不得不去改變,而當我真的在逐漸的改變,本性的自我又開始唾棄種卑劣的人格。于是,矛盾中的自己精神也逐漸分裂,心理也愈發(fā)的扭曲。我知道自己不會像妮娜一樣殺死黑色的自己,但是這中掙扎與苦痛其實早已讓我的心靈迷失,我認不清自己,認不清哪一個是真我?黑天鵝悲劇的結局是對這種欲望解放血的控訴,當所做所為違背了你的本性你的原則,矛盾的心理一定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我之所以最終將影評定題為“對欲望解放的反思”,是因為這部影片結束這幾年來我對自己懷疑,對社會的恐懼,以及對人生的迷茫。一味的強調欲望的解放,人性的自由,最終帶來的只可能是黑暗與邪惡,而這種黑暗和邪惡傷害的不僅僅對是他人,也可能是給自己。與其強迫自己改變,違背自己的原則本性,不如踏踏實實的做我們自己。
錢學森觀后感《海下尖刀》觀后感《楚門的世界》影評:存在的意義《野草莓》影評《百年鄉(xiāng)情》觀后感《我的父親母親》觀后感《2012》觀后感(二)《全民目擊》影評(八)